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5668|回复: 3

[社会动态] 紧急提醒!已进入此病流行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11: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不断,

蚊子也愈发“猖狂”。

蚊子叮咬除了造成人体瘙痒难耐之外,

更为严重的是蚊子会传播多种疾病。

登革热便是其中一种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传染病。



a79e9117ce8e09c6b72f750e7e303ffd.gif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幼虫)


5月16日,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指出,

今年以来,

阿根廷、巴西、泰国等国出现了

严重的登革热疫情,

随着境外旅游和跨境商务活动的复苏,

随着蚊媒密度逐渐攀升

登革热输入

导致本地病例的风险增加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2f739a51bb09556c8672e5bf7554610f.jpg



登革热流行季节主要在5月~11月



目前,登革热疫区主要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


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等南方地区。登革热的流行季节主要在5月~11月。


我国人群普遍易感



市疾控中心介绍,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当雌性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8天~10天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当它再次叮咬人时,即将病毒传染给另一个人。


4f9286e8a8c24c8b9a4ff970afae2e1f.png

(图片来源:北京市疾控中心)


我国不是登革热的流行国家,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经3天~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症状与流感、新冠感染有相似



疾控中心指,登革热典型症状为:


  • 突发高热,明显疲乏

  • “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 “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

  •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值得注意的是,登革热感染、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都会表现出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


相较之下,流行感冒和新冠病毒感染在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的同时会伴有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皮疹;另外新冠病毒感染还可能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


疾控中心提醒,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将登革热与流感等传染病进行区分,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的关键。


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要及时开展病毒NS1抗原检测等监测工作,做到病例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6bc176a6a3699ccd4f4b5e83fd48e850.jpg



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应怎么做?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


  • 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


5月~11月是登革热的传统高发季节,市民朋友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应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并及早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自己近2周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9ac20346716f67462eccdd69ec1e6af4.jpg



如何防范登革热?



防蚊灭蚊是防范登革热的关键

清积水是防蚊灭蚊的基础


 清积水 


* 清除或倒置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的可积水容器;


* 种养水生植物应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 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 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 清理家中及房前屋后各个角落的堆积杂物和陈旧性垃圾;


* 用泥沙填塞竹筒和树洞;


* 废置轮胎要及时丢弃,暂时闲置的要打洞、填沙或投放灭幼蚊剂。


 灭蚊虫 


* 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


* 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


* 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防叮咬 


* 家庭可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装备;


* 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 在外露皮肤及衣服上喷、涂抹蚊虫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酯等),并依照产品说明来使用;


* 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如上午7-9点以及下午4时到黄昏)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来源:广州疾控i健康

发表于 2023-5-18 1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年年都黎一次
回复 好评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8 11: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唔怪得最近咁多蚊
回复 好评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8 1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讨厌蚊子了
回复 好评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江门汇声汇色 ( 粤ICP备15082236号 )

GMT+8, 2025-5-1 15:30 , Processed in 0.13474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