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春季万物生长,
就连传染病也开始蠢蠢欲动!
手足口病自2008年以来持续流行,
每年报告病例数在百万例以上。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1-2岁婴幼儿);每年自3月下旬始,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渐上升,4-6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中国疾控中心温馨提示,应做好手足口病防控。
面对潜在出现的
手口足病流行高峰,
我们应该如何提前做好应对呢?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最为常见。
好发年龄:
5岁及以下的儿童。
好发季节:
全年均可发病,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临床表现: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后,表现为突然发病,在口腔、手掌、脚掌、臀部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者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
绝大多数的症状轻微,一周左右可以自愈,少数患者会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
说明宝宝病情可能进展为重症了!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 39℃,或者体温大于38.5℃并持续超过3天。
2、宝宝出现嗜睡、呕吐、头痛,有时出现肢体抖动、站立不稳或肌阵挛(就是肌肉在抽搐)。
3、孩子呼吸急促、四肢发凉、出冷汗、皮肤湿冷。
家长要密切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要做到“两摸”和“两看”:
两摸:
一是摸孩子额头是否发高烧。
二是摸四肢皮肤是否发冷。
两看:
一是看孩子是否精神萎靡不振。
二是看肢体是否颤抖抽搐。
密切接触: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或被病毒污染的手、玩具、餐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再经口感染。
呼吸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消化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被感染。
孩子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家长在接触孩子前后或更换尿布等污染物后也应注意手部卫生。
家里或教室经常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保持空气清新。
孩子的餐具、玩具或经常接触的家具表面等要经常清洁和消毒,穿戴的衣物以及被褥可以放到阳光下晾晒。
不食用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不要喝生水,提防来源不明的食物,以免病从口入。
在疾病高发期间或周围有人患病时不要带孩子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动较差的场所。
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快要到了
各位家长
这些应对措施都学会了么?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东莞疾控、恩平疾控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江门汇声汇色 ( 粤ICP备15082236号 )
GMT+8, 2025-5-1 16:15 , Processed in 0.45590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