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5212|回复: 3

[本地动态] 江门街坊警惕!广东“毒王”即将上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4-6 10: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江门这潮湿的天气
相信各位街坊已经很不耐烦了
潮湿带来的除了不干的内裤之外
还带来了也生毒蘑菇、断肠草等
这样的天气
正是有毒植物的最好生长环境

7b45425dd48c66e92e8cf4eb54fa7e69.jpg

近日

“广东最有名的毒蘑菇即将上线”

登上热搜

9bf8815736b070d9b0284e8e78da5ea9.jpg

说起广东有名的毒蘑菇
相信不少街坊也才猜到了

就是:致命鹅膏(白毒伞)


5c428b211e82bcd9839666f70a1916f0.png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食品安全无小事,请广大群众以及食品经营单位提高警惕,不采摘、不销售、不加工、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野生植物。


ded6e753c4737d14fc49cfef00d82393.png



白毒伞毒性最强




广东常见剧毒蘑菇种类
有白毒伞(致命鹅膏)
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粘盖包脚菇
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993683ff296d10758acb06ecffdfc1a5.jpg

▲白毒伞



a937f634ffc7ca3a5a48ccb0f42886b5.jpg
▲白毒伞


f9de68366d79906724e91eefe7699987.png
▲灰花纹鹅膏


d582ac8c05383338d6b19fe37404ecba.jpg
▲灰花纹鹅膏

在广东地区
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
分别是白毒伞(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
其中白毒伞又是毒性最强


965689fa74083438468d2a304937b80c.jpg


白毒伞的白色菌体幼时卵形

后菌盖展开成伞状

常在黧蒴树树荫下群生或散生

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

大量生长于春季温暖多雨的3~4月

5~7月也少量出现


89e6ff5b48db334204ae627d1c4ea403.jpg

爬山乱采蘑菇

6人中毒,1人全身换血4次




2022年4月
深圳的廖先生和朋友一行6人
到深圳坪山一郊野公园爬山
在半路上发现地上长了一种白色的蘑菇
于是,他们决定摘一些回去尝尝

a0f9c17bc0a8915008a98deb1e551e6c.jpg

到了当天深夜

廖先生的朋友开始出现剧烈腹痛

上吐下泻的症状

而其他5人也纷纷出现中毒症状

被紧急送往医院


299c1d816f10406fe0b1d6372967fed2.gif


其中,李先生的情况比较严重

被收入重症医学科

先后11次的血液净化

其中包括4次的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

经过医生判断

李先生几个人吃的白蘑菇

正是南方常见的“致命鹅膏”

外号“白毒伞”


9fb306013c2020b450d8caddba08633b.jpg

“致命鹅膏”含有致命剂量的
鹅膏肽类毒素
会造成急性肝损伤
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白毒伞”
就可能被毒死


32fbe118eb3407fe74846c85567cd6ac.png


关于毒蘑菇的

N种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1: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实上,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麟小伞、秋盔孢伞等具有极毒。广东地区毒蘑菇中毒的第一杀手——白毒伞则是纯白色的。毒蝇伞很漂亮,鲜红色菌盖点缀着白色鳞片的形象构成了“我有毒,别吃我”的警戒色,不少蘑菇艺术品都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它的确有毒。


0a4b5dea52a1e639f1e09b81c5c129b5.png



错误说法2: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事实上,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


fa336b1b966d7e22ef2b744d4ea38eb4.png



错误说法3: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

毒蘑菇致大米、大蒜或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则完全出自臆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有实验人员曾经用致命白毒伞和大蒜同煮,结果汤色清亮,大蒜颗颗雪白,兼之鲜香四溢,令人食欲大振。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可以解毒的说法危害更甚,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毒蘑菇完全无能为力。

错误说法4: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76da048c3fb12aaf9dd568662c5a4e8f.jpg

错误说法5: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适用范围非常狭窄,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另一方面,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

ce3f15663b7d73e3c691558e5aec739c.jpg


最后
再次提醒一下各位街坊
不要随便采摘山上或者路边的蘑菇
想吃一定要去市场买



资料来源:深圳卫健委、深圳食药安办、广东卫生在线、网络

发表于 2023-4-6 10: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食去市场买唔得?
回复 好评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6 10: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唔明点解有人会摘唔识噶食
回复 好评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6 1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地云南咁识食,年年都有中毒噶,何况系唔识噶,咁都敢食?
回复 好评 差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江门汇声汇色 ( 粤ICP备15082236号 )

GMT+8, 2025-5-1 16:22 , Processed in 0.3458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