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进入夏季后
天气持续高热蛇类外出活动频繁
近期
江门地区陆续
发生市民被蛇咬伤的事件
7月30日傍晚6时许,新会交警智能交通指挥室接到市民陈先生报警求助,称家人不慎被蛇咬伤手指,急需赶往新会中医院治疗,现正行驶至新会小冈路段,担心因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耽误时间,希望交警提供帮助。接警后,智能交通指挥室立即联系路面就近巡逻铁骑,快速赶到报警人求助地点,同时设置沿线路口信号“绿波”放行。
铁骑队员与报警人成功汇合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鸣警笛、闪警灯提醒前方车辆与行人注意避让,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顺利将求助车辆安全护送到新会中医院,并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送往急诊室治疗。
7月29日上午10时许,新会交警智能交通指挥室接江门110指令:开平一男子不慎被蛇咬伤,现正由开平交警护送从开平赶往新会中医院,请求新会交警协助。
岭南蛇虫鼠蚁众多
特别是随着天气渐热
毒蛇开始出没
尤其是下雨前后是蛇出没的高峰期
市民外出要注意预防蛇咬伤
首先,在郊外行走和户外选择营地时,避开草丛、石缝、树丛等阴暗潮湿地。
其次,行走时用树枝、木棍开道,以驱赶毒蛇,即打草惊蛇。
再次,穿长衣长裤、鞋袜、长靴等,夜间要带上照明工具,最好同时在四肢涂抹防蛇药,预防毒蛇咬伤。
另外,遇到毒蛇不要慌张,尽量远离,寻找机会慢慢撤离。不要跑动或者挑逗蛇!
紧记七步现场自救。
第一,脱离:立即脱离毒蛇咬伤的环境。切勿企图捕抓或打死毒蛇,避免再次被咬伤。在水中被蛇咬伤,应立即移到岸边或船上,以免发生溺水。
第二,认蛇:尽量记住蛇头、蛇体、斑纹和颜色等特征,有条件者拍摄留存致伤蛇的照片。
第三,镇定: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减少伤肢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速血液循环,加快毒素扩散。
第四,解压:去除受伤部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紧身衣物等,避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加重局部损害。
第五,包扎:绷带加压固定可用于神经毒类毒蛇咬伤, 避免压迫过紧、时间过长导致肢体因缺血而坏死。
第六,冲洗:利用周围的清洁水源,有条件的伤者可使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
第七,呼救:尽快呼叫120或就近医院,及早转送有条件的救治医院。蛇咬伤后立即就医,是降低致残、致死率的重要环节。
误区一 :用口吸出伤口处的毒血
这种做法其实非常错误和危险的。要知道,我们的口腔黏膜与皮肤不同,通透性非常高,蛇毒可通过黏膜直接进体内;而且口腔内可能存在小伤口,令施救者也中毒。另外,吸引毒液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反而加速了毒液的扩散。
误区二:用刀切开伤口,放出毒血
有的人会在蛇咬伤伤口做一个十字切开,然后对它进行挤压。但是,切开和挤压伤口这个行为本身,就会刺激伤口,加速毒素快速吸收。另外,真正已经进入到细胞内的或者是血管内的毒素,很难被挤出去。
误区三:火烧伤口
影视剧中常常有这种镜头,就是用火来烧蛇毒咬伤的伤口来解毒。这样做也是错误的。因为蛇毒在体内蔓延速度很快,火烧并不能将已进入体内的蛇毒破坏。事实上火烧不单加热局部,扩张血管,加速了毒素蔓延,还会造成烧伤、感染等伤害。
误区四:冰敷伤口
好多人觉得冰敷冷冻,可以减轻伤口肿痛,或者是延缓毒素吸收。但是目前大多数的临床寻证研究未证明用冰敷有什么好处。所以在争分夺秒的蛇咬伤现场,我们还是集中精力做有效的事,不要在冰敷上浪费精力。
误区五:对伤口使用止血带止血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上了止血带,不仅不会减轻中毒的症状,反而会造成肢体的缺血坏死,所以不建议大家使用。
总之,蛇毒来势汹汹,我们一定要紧记咬伤后最关键的是争取时间、尽快送医,提高警惕不要被那些影视剧所误导,更不能相信一些网上不实传言。记住就近救治医院能救命!
资料来源:葵乡警讯、江门市卫生健康局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江门汇声汇色 ( 粤ICP备15082236号 )
GMT+8, 2025-5-1 11:47 , Processed in 0.27023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