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搜索
查看: 3141|回复: 0

[本地动态] 新会一未成年人被骗2000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7 11: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百出

诈骗分子越来越狡猾

将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

利用他们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

进行网络诈骗

近日,学生小玲(化名)在家使用其奶奶的手机刷短视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收到了一位好友申请,毫无防备的小玲添加了对方为好友。不久,对方便发来信息,声称自己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并向小玲展示了电子工作证件,对方称小玲的父母犯了事,需要小玲立即转钱办理手续,而且不能将这件事情告诉其他人,否则会立即上门逮捕小玲的父母。

对方的说辞让小玲感到非常害怕,来不及多想,小玲便按照对方的指示,加入到一个陌生的聊天群中,后在该群中用其奶奶的账号发出多个红包,合计2000多元。


转账后,小玲因为害怕还是不敢跟家人提及此事。直到当日中午12时许,小玲的奶奶使用手机时,才发现自己的余额少了2000多元。再三追问下,小玲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于是,小玲的奶奶赵女士立即来到中心派出所报警求助。

了解详细经过后,民警当机立断,趁该聊天群还未解散,立即开展止付工作。通过对该聊天群收取红包的人进行普法教育,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利害关系,部分收款人退回领取的钱款,成功为赵女士挽回了1000多元的损失。

111744p33vllv8sd13zoyr.png

面对民警辅警尽心尽力的帮助,赵女士由衷地表示感谢。日前,赵女士带着小玲来到派出所,再次表示感谢,并点赞派出所工作的及时高效。民警也对小玲进行反诈宣传教育,向其科普反诈知识,避免再次上当受骗。

未成年人识骗防骗的

意识和能力较弱

容易陷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警察提醒

家长篇

1.未成年人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成为诈骗分子下手的目标,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反诈意识和防诈能力,教育孩子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

2.给自己的手机设置相对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码,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孩子在使用家长手机时,家长最好在旁边监管;

3.家长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尽量不要存放大额金钱,最好开通提示信息,及时了解银行卡的资金动态,以便及时了解情况;

4.如果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

孩子篇

1.平时要多了解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提高识骗能力,同时提高反诈意识和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2.被骗不要因为害怕就闷不作声,应立即向家人反映或报警求助。若遇到被恐吓的情况也不要惧怕,应大胆说出来让家人知道;

3.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记住:公检法要求转账的,就是诈骗

4.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可记住“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不明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来源:葵乡警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江门汇声汇色 ( 粤ICP备15082236号 )

GMT+8, 2025-5-2 11:37 , Processed in 0.1257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