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预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生产工作尤是如此。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查找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类事故隐患苗头,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是增强安全意识的基本方法。
常教育
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是增强安全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既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严格落实好“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又要根据不同人员、不同时段和不同工作任务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既要突出常见事故预防知识的引导,又要抓好突发性事故的教育,尤其要抓好安全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常培训
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培训要求,坚决做到不培训不上岗。既抓好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又要落实好特殊岗位人员的定期培训,还要抓好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培训,及时做好复工复产、转岗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坚决杜绝出现漏洞和空白区。
常提醒
生产现场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存在多样性,在实际工作中,现场安全员或负责人要注意经常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做到班前有交待,工作时有要求,下班后有小结。
常谈心
实践表明,职工的心理变化与自身岗位发生事故有着较大的联系,尤其是一个人在受到挫折烦闷痛苦时,安全意识往往被淡化和忽视。
各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等要落实好谈心服务工作,注重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通过面对面谈心交心,解疙瘩、化矛盾、稳情绪。
尤其在职工个人生病、受挫、失望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以及违章或事故受到处理情绪低落,谈心工作一定要及时跟上,确保职工不带情绪上岗,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常检查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区长制,对分管部门和责任区域开展监督检查。安全部门和各级领导要对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设施完好、安全常识掌握等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抓住不放,小题大做,查原因、讲危害、追责任、抓整改,尤其是倾向性问题苗头和易发、频发事故,要进行专项整治,不彻底根除不罢休,在检查落实中增强安全意识。
常讲评
公司安全工作会议、部门安全会议和班组会等要有安全工作讲评,每一项工作、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有安全意识讲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讲评不要留情面,要指名道姓,严肃认真,不轻描淡写。
要落实赏罚分明的原则,奖优罚劣,重奖严罚,确使干部员工在心灵上收到触动,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
常交流
注重抓积极因素,善于运用典型激发干部员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生产意识强,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要适时组织经验交流,如“我为安全生产进一言”“亲情安全演讲”、安全工作先进典型报告会等,在相互交流激励中强化安全意识。
常整顿
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或不良倾向时,要及时进行专项整顿;整顿要有声势,要解决问题,要剖析典型,要重赏重罚,严格法规法纪,以此警示员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常建设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在建设的观念,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条例》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所需的投入。
对于公司安全生产必要的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安全设备,要做到齐全完好,并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所需的安全之要。
经常开展安全无事故评比竞赛活动,创建一个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常演练
对于重点预防的事故和危险源(点)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要让它们从墙上走下来,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适时适地组织好演练,让干部员工熟悉演练方案的内容,掌握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置程序,熟练使用各类处置事故的设备、工具、物资等,防患于未然。
常学习
学而知之,丰富的知识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而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大多是安全知识贫乏的人。学习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可以使大家增强法纪观念,在工作自觉按法律法规办事。
此外,学习专业法规,可以使大家知道专业要求,明确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学习机器设备操作手册说明,熟悉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增强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